昨天(6月14日),2023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绵阳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盐亭县岐伯广场开幕。28项非遗工艺、24项非遗美食技艺将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向大家展出。
在活动现场,既有杜氏皮蛋、回族火烧饼、梓潼酥饼等传统美食,也有粮食画、羌族刺绣、葫芦烙画等传统工艺展示。人们尝美食、看表演、赏艺术,活动首日,现场人头攒动,场面火爆。
三台剪纸:
(资料图)
传统相碰 撞出创新火花
三台剪纸今年被列入了省级非遗项目名录。乖巧可爱的熊猫、吉利祯祥的生肖、面相夸张的戏曲人物……在剪纸人的剪刀下出落得栩栩如生。
项目传承人兰小奇从事剪纸40余年,她告诉记者,不同于普通剪纸给人以“红色窗花”的固有印象,三台剪纸独创彩色技艺,让剪纸作品更加生动多彩。
此外,她和她的“小伙伴们”还将三台剪纸做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创商品。让剪纸与头饰、耳坠、项链等饰品结合,别有一番意趣。
“一花独放不是春。”为了推广三台剪纸,兰小奇以学校为阵地,培养孩子们对剪纸工艺的兴趣。又在县文化馆的帮助下,面向社会各界广招学员,悉心培养。
现在具备创作能力的学员已有100余人,其中既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,也有八、九岁的孩子。
兰小奇还尝试将剪纸与蜡染、蓝染、漆艺等多种非遗项目融合,不断尝试创新,创作出形式更多元的作品。
梓潼木刻年画:
曾经濒临失传 如今起死回生
梓潼木刻年画发端于南宋,是全国闻名的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之滥觞。它的项目传承人罗智婉也来到岐伯广场摆展。
梓潼木刻年画的题材以文昌传说和梓潼地方故事为主,用笔简约、画风工丽古朴,具有其它地方或其它类型画不可替代的主题特征。明清时达到鼎盛,此后,逐渐式微,到上世纪七十年代,传承出现了断档。
八十年代中后期,作为县文化馆工作人员,罗智婉与同仁们开始通过收集、挖掘相关资料,竭力抢救这门危在旦夕的传统技艺。三十多年来,在他们的努力下,梓潼木刻年画终于起死回生。
罗智婉个人创作了100多幅木刻年画作品,两次荣获市委宣传部颁发的优秀文艺作品扶持奖励,同时,受到了央视的关注。
“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种子。”罗智婉说,近年来,他们带着这门非遗工艺多次走进校园,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;还将梓潼县文昌二小发展成为梓潼木刻年画的传承基地。
今年,梓潼木刻年画成功跃升为省级非遗项目。这次参展,罗智婉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梓潼木刻年画。
新闻多一点
此次活动由市文广旅局、盐亭县人民政府主办,旨在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,促进可持续发展。
活动中,还以嫘祖文化、龙文化、羌族文化、白马藏族文化等特色文化为代表的精品文艺作品进行了展演。
活动将持续到6月16日。
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
记者:苏幼立
责编:冯梦晗
校对:崔英
盐亭县融媒体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