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资讯 > 详情
点亮乡村儿童七彩童年梦

来源三秦网   2023-08-11 09:15:00

12岁的李诺嘉,家住商洛市商州区秦岭南坡的一个小镇,父母在西安打工,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,因为在希望少年宫公益项目表现突出,被选拔到西安去研学,她满心期待。8月2日,渭南、延安、榆林、商洛及西安周边县区等地共计近百名孩子相聚古城,参加“茅台王子·明亮少年——‘陕’耀未来希望少年宫‘红色基因代代传’”研学及展演活动。活动期间,正值李诺嘉的生日,父母带着礼物急匆匆赶到送上惊喜。“此次外出,不仅了解了西安事变的故事,看到了北极熊、企鹅等,还认识了新朋友,和父母短暂团聚,很开心。”李诺嘉说。

近百名孩子到西安参加研学及展演活动


【资料图】

8月3日—5日,参加活动的孩子们走进陕西考古博物馆,“现场沉浸式”了解考古发现背后的故事;走进西安事变纪念馆,重温历史,接受爱国主义教育;走进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,探寻神秘的海洋世界。

孩子们收获满满。“以这样的方式‘触摸’历史,比通过屏幕上看,更有真实感。”12岁的刘昱辰说。12岁的韩翔宇感慨颇多:“这是我第一次与海洋动物零距离接触,开阔了眼界。”

8月6日,“茅台王子·明亮少年”2023年陕西主宾省“‘陕’耀未来希望少年宫”公益研学展演活动举行。孩子们送上精彩的节目,腰鼓、古典舞、戏曲、书法、街舞、散文诗朗诵等,迎来阵阵掌声。

商洛市青少年文化活动站“希望导师”黄琴表示,山区的孩子们经过参观、交流、学习,对历史文化、红色文化、艺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希望活动惠及更多山区孩子。

此次研学及展演活动,只是“茅台王子·明亮少年——‘陕’耀未来希望少年宫”公益项目的内容之一。为落实国家“双减”政策,助力乡村振兴,破解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素质教育资源匮乏、隔代教育对孩子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缺失等系列难题,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地区倾斜,为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铺路架桥,共青团陕西省委、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、“茅台王子·明亮少年”全国项目管委会、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等联袂创新开展了“茅台王子·明亮少年——‘陕’耀未来希望少年宫”公益项目。

开设“七彩课堂” 丰富农村少年课余生活

该项目通过“7321”工作法,建立西安、渭南、延安、榆林、商洛市青少年宫具体实施的乡村小学希望少年宫普惠制、公益性支教平台,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平台。

“7321”工作法是怎样的“法宝”呢?

“一体推进”建阵地:2022年,试点建设60所乡村学校“希望少年宫”。2023年,在试点基础上对全省的100所乡村小学校进行改造提升,目前,已构建起覆盖城乡、惠及5万多未成年人的百所乡村学校“希望少年宫”阵地。

“两个平台”固成效:积极发挥“红色基因代代传”假期艺术研学活动和“陕耀未来”艺术展演活动两大平台的实践及提升效能。

“三支队伍”强服务:打造日常管理工作队伍,打造志愿服务“希望导师”队伍,打造高校大学生支教志愿者队伍。开展建设以来,共有西安、渭南、延安、榆林、商洛等5个市的10名市级少年宫项目管理老师、100名“音体美专业希望导师”志愿者、25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乡村“希望少年宫”教学和管理。

“七彩课堂”伴成长:针对学生所需所盼,量身订制、精心打造红色研学、非遗传承、心理健康、音乐、书画、体育、科普等七类特色课堂。通过每周两小时的“七彩课堂”帮助农村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拓展兴趣爱好,提高人文素养,促进身心全面发展,实现“孩子受教育、家长得实惠”的双重效果。

“美育润心,‘希望少年宫’不仅满足了农村少年儿童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务的需求,也给孩子们种下艺术的‘种子’。”“希望导师”陈璞说道,通过将艺术与乡村文化结合,可以让农村的孩子对乡村文化更有自信。

项目惠及陕西5万名农村留守儿童

2023年8月,“茅台王子·明亮少年——‘陕’耀未来希望少年宫”公益项目向西安市、渭南市、延安市、榆林市、商洛市百所希望少年宫捐赠“茅台王子·希望图书室”,每所捐赠价值码洋3万元图书,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快乐,让梦想在学习中飞翔。

汇聚向善之力。自2022年项目启动以来,“茅台王子·明亮少年”全国项目管委会、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、西安成城裕朗商贸有限公司累计捐资500万元,助力项目持续开展。热心公益的举动,不仅展现爱心企业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形象,也通过其联动公益资源,打造出的特色公益品牌矩阵,深刻凸显其品牌的温度、厚度、深度。

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、团省委希望工程公益志愿指导中心主任乌钢表示,该项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,以公益支教为抓手,着力构建乡村振兴领域独有的素质教育帮扶机制,帮助偏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实现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均衡发展,打造全国教育帮扶品牌和教育帮扶新高地,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项目实施以来,已帮助我省5万名农村留守儿童、进城随迁人员子女提升艺术教育等素质教育。